一位“柔妹子”的“拼命”故事 | 本科国奖获得者: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 王潇潇
(来源:江苏学生资助)
- 本科国奖风采录 -
王潇潇,女,中共预备党员,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南部赛区一等奖等荣誉,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申请专利2项,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
一位“柔妹子”的“拼命”故事
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她那明亮的眸子里,总藏着大大的梦想。她的笑容,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驱散严寒,充满希望。她是王潇潇,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B食品162班学生,一位敢于“拼命”的“柔妹子”。
01
老师口中的“拼命人”
■
2019年6月,王潇潇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系主任傅润泽老师的指导下,报名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大赛。这个比赛需要参赛成员在电脑上模拟练习。偌大的计算机房,常看见她们团队三五个人默默坚守,萦绕在她们耳边的,只有交流声、鼠标点击声,以及敲击键盘的声音。
在王潇潇的眼中,这是她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那时,吃饭是用跑的,休息是片刻的,白天看不到她在宿舍的身影。基础薄弱的她,为了不拖团队成员后腿,每天练习结束后回宿舍继续练习,直到赶上进度。一个月里,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除了中午短暂的休憩和上课时间,她都在埋头练习。
“王潇潇真是一个敢拼命的人。”傅润泽老师看到后发出赞叹。从此,“拼命人”这个外号便口口相传,传遍了整个学院。
02
阿姨眼中的“麻烦人”
■
2019年4月,王潇潇攒足了经验,卯足了劲,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报名参与第三届全国生命科学竞赛。在学院郑清老师指导下,做关于菱角酸奶最佳配方的研究。
由于需要准确的参数配比,王潇潇和团队成员们只能反复试验。这个实验时间周期很长,每天只能试验两次,且第二天数据可能与第一天并不相同,只得重新进行。“我们平常有课,就按班级分组,轮班去,每天到10点半左右结束。做实验,就是要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一次又一次的受挫,才能得到最科学的答案。”王潇潇说。
做实验,很难把握时间,晚归已经是家常便饭。因此,王潇潇总能遇到这样的场景:大院的阿姨一边给他们开门,一边略有嗔怪地提示她们下次要早点回来,别熬的太晚了。他们俨然成为了阿姨眼中的“麻烦的学生”。
久而久之,这几个“麻烦的学生”和阿姨打成了一片。她们每天晚上回去时,阿姨总会和她们聊两句。看见她们脸色不好,阿姨还会嘘寒问暖,为她们加油鼓气。比赛结束后,王潇潇也会将获奖后的喜悦分享给阿姨。
“有一次大家做的着迷了,都不愿停下来,回宿舍时已经是深夜两点,阿姨已经睡了,我们只好敲门。由于夜里很静,又不敢太大声,敲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把阿姨从睡梦中叫醒。经常这样,感觉挺内疚,对不住阿姨。”王潇潇说,正是无数次的不敢辜负,才有梦想成真时的甘甜。
03
同学们心中的“潇爸”
■
“‘潇爸’能自己完成的事绝不麻烦别人,三年多了,没有听她诉过苦,见她流过泪。”王潇潇的室友、一起做实验的战友王爽同学说,正因为她的自立,宿舍里都叫她“潇爸”,后来,这个称呼传到班里,成为班级同学对她的专属称呼,甚至连男生也这么叫。
在班级同学的眼中,王潇潇就是“主心骨”,有了她,碰到再苦再难的事,也能泰然处之。在2018年,王潇潇被选举成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她事无巨细,有求必应。同学们在学习上有问题,第一个便会想到她。对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儿,她也不加思考,一口答应。临近考试,王潇潇还会组织班级同学一起复习迎考,鼓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
刚刚毕业的B食品152班张美兰同学是王潇潇的直系学姐,张美兰同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二战研究生入学考试,晚上一个人睡觉时总是感到害怕。她就主动联系王潇潇,请她陪自己一起住。王潇潇也一口答应,每天晚上陪着学姐,就这样日复一日,直到考试结束。
其实,这位“潇爸”也曾私下落泪。王潇潇的母亲在家养殖,父亲是一名邮递员。在她大一上学期时,父亲工作辛苦,母亲生意亏损,一时陷入拮据,但他们都瞒着女儿,未肯透露半句。细心的王潇潇发现了一切,她为自己没有拿到奖学金感到懊悔,为自己不争气感到生气,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拭泪。
“这一天,我开始仰望星空,发现心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我相信有一根线,将梦想与现实相连。”王潇潇总是哼着这首《仰望星空》,在无数次的黑夜里,脚踏实地,向着梦想出发。
一位“柔妹子”的“拼命”故事 _ 本科国奖获得者: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 王潇潇_阿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