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交汇点】串起“一带一路”合作“珍珠链” 江苏高校绘就多彩“丝路画卷”
 
通讯员:叶真 程晓琳 蒋明睿       责编:吴健彦       审核:刘荣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3-10-26 16:01:16
 

串起“一带一路”合作“珍珠链” 江苏高校绘就多彩“丝路画卷”

来源:交汇点时间: 10月23日


“在这里的学习很顺利,老师讲解的知识通俗易懂,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来自沙特的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沙特分公司建筑安全主任艾哈迈德·尼达尔·阿尔姆鲁祖克说。他是南京邮电大学与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沙特分公司合作开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订单班的学生,开课几天来,正和同学们一起逐步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专业知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江苏各大高校深度介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当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促进中国与当地的文化艺术交流,绘就一幅多彩的“丝路画卷”。

强基建,串起合作“珍珠链”

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江苏各高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一个个项目如同闪光的珍珠,串联起共赢、共担、共治的合作“珍珠链”。

2019年4月,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华渊前往非洲,为乌本戈立交桥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乌本戈立交桥是坦桑尼亚政府主导的第一个立交桥项目,由坦桑尼亚公路局发包,中国铁建中土东非有限公司承建,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中,常常能看到“河海制造”的身影。河海大学相继为柬埔寨甘再水电站大坝和老挝南欧江水电站提供监测资料分析及大坝安全评价,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出改进建议。河海大学还与波兰、塞尔维亚、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等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联合团队,联合开发维护跨河混凝土桥梁健康和安全的创新技术,为民用基础设施的性能评估和健康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2019年,河海大学获批成立“‘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安全与健康外国专家工作室”,目前已有捷克、波兰、立陶宛、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12位专家入驻。工作室联合研发了“大尺度混凝土结构监测诊断与评估系统”,研制的动力传感器系列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在捷克、塞尔维亚等国家实现技术落地和转化。

在中国生活10余年、现任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一带一路”中心主任的巴基斯坦人哈什敏,多年来积极推动中巴两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哈什敏表示,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完善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不仅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还有助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促进中巴两国民心相通。

育人才,加速创新活力涌流

如何让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好地与当地携手发展,让当地员工提升技能?江苏不少高职院通过打造本土培养、来华留学“双通道人才培养模式”,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大量急需的技能人才,让创新活力在当地充分涌流。

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肖甫表示,学校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订单式海外员工培训,既有丰富的理论课程,又有多样的实践、文化体验活动。“我们特意配备了一批跨文化交际能力强、拥有国际视野的优质师资,努力提升学员的学习体验,全力保障高质量培训效果。”

2019年,由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红豆集团联合申办的首个中国高职院校在海外独立设置的应用本科大学——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以下简称“西港工商学院”)正式开始招生。开创了以校企股份制为特色的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模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办学项目——西港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传彬告诉记者,学校以“中文+职业技能”为双培养目标,常年面向当地的企业员工免费举办各类培训项目。目前开设汉语、柬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等10多门培训课程。截至2022年底,学校已累计培训本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8万余人次,其中超过七成的参培学员在中国“走出去”企业就业。

现在,西港工商学院现已招收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三个专业本科学历在校生“考虑到大部分同学白天工作,所以我们要课程主要安排在晚上。同学们主要来自柬埔寨西港经济特区的园区企业,少部分同学在西港市区上班。”李传彬介绍,学生前两年的课程以柬方为主,中国教师重点强化学生汉语和英语水平提高。后两年教学以中文为主,着重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汉语水平,学校每周安排20小时以上的汉语辅导课,收效显著。“基本上,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学习,就可以达到汉语四级水平,大家也非常珍惜学习机会。

经过系统学习后,同学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有的同学从入学时每月工资200多美元,到二三年级400美元、600美元。学校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对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支持,更重要的是对于未来成才和成功的期望和信心。”李传彬说。

兴文化,奏响新时代“丝路乐章”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广为传播,精彩纷呈的中国艺术展演好评如潮,江苏高校的系列人文交流项目,正在奏响新时代“丝路乐章”。

今年9月,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动漫产业论坛上,南京艺术学院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中阿人文艺术交流和动漫艺术人才培养。南京艺术学院教师与阿拉伯歌手联袂演唱论坛中阿双语主题曲《云水之间》,“神笔马良”和“阿拉丁”这两个在中国和阿拉伯地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以极具创意的形式贯穿文艺演出全场。

同为今年9月,由中国驻萨尔瓦多大使馆、萨尔瓦多文化部、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东方艺客”中国乐舞艺术演出开幕。活动当天虽然大雨滂沱,但丝毫没有影响500名观众的热情。全场演出在颇具技巧性与表现力的舞蹈《绽放》中拉开帷幕,民乐《紫竹调》《茉莉花》《渔舟唱晚》尽显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民族舞蹈《采薇》《月移水影》《秦王点兵》诠释中国哲学的意蕴,尾声《丝路之舞》将现场气氛、演出主题推向高潮。

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药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医药医疗、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等领域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为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传统医药人才培养和交流基地,让中医药在“一带一路”上生根发芽。

南京中医药大学留学生沈凡承来自马来西亚,他于该校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毕业,又在中医学专业进修。沈凡承告诉记者,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发现中医理论体系非常严谨,理论能很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在马来西亚和中国都有着临床经历的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马两国的文化交流使者。”

来自越南的黄氏风兰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后,回国工作时发现还有很多不解的问题,便再次回到中国深造,目前正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我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我要继续深造,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她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程晓琳 蒋明睿

http://jactivity.xhby.net/show/29/AKsqAbnhQEgJeRUZ


 
来源:交汇点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