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于小娟:教书是我今生的最爱
江苏民革 2024-03-13 17:08 江苏
编者按
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民革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全面推动江苏民革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民革江苏省委会自2019年3月起在全省范围内陆续遴选一批优秀基层组织、优秀民革党员、特色“中山博爱之家”(即“三个一批”)予以推介。
本期推介优秀党员。江苏民革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代代江苏民革党员的接续奋斗。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坚守初心、笃行不怠,涌现出许多榜样人物和感人故事,书写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民革党员的精彩答卷。本期推介盐城民革党员于小娟,一位对教书育人有着特殊情怀的高校教师,也是民革盐城市支部第一任主委。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她初心不改,潜心育人,三尺讲台上,挥洒的不是汗水,而是真情;作为民革基层组织主委,她攻坚克难,同心同行,在支部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屡获奖励。她,就是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土木工程学院的于小娟教授。
于小娟,民革盐城市支部主委,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盐城市政协常委,盐城市亭湖区人大代表,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科技厅立项资助的重点科技支撑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横向项目若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第1发明人),发表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10余篇。
30年教学生涯中,她倾心教书育人,潜心科研创新,热心社会服务,以赤诚守初心,用担当赴使命,坚持教书和育人相融合,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人格魅力塑造心灵,以学术造诣启迪智慧,潜心教学,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心中最喜爱、最美的好老师。
倾心教改:敬畏教学
“教书是我今生的最爱,从未改变。”因为于小娟深知教师的天职和本分是教学。
于小娟说,教学又是一份良心活,对教学要心存敬畏。她对教学的敬畏缘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这份情结又是来自父亲的传承。“‘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我老父亲参加革命之前,是私塾先生,儿时的记忆中,父亲常吟诵这些古诗词赞美老师。”大学毕业后,为了爱情,也因存于心中的这份情结,她放弃了江西省建筑设计院上海分院的工作,从大都市来到盐城这座苏北小城市,开启了她在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的教学生涯。
在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里,于小娟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承担着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于小娟深刻地体验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她组建教学团队,带领团队成员积极进行教研和教改。她主讲的课程获首批国家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主编的教材通过江苏省重点教材验收,获得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她个人成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并入选江苏省教学名师。
于小娟也很重视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不遗余力地传帮带。她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工作感悟,积极开展系列教研活动,组织研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给予参加教学竞赛教师重点指导,通过一处处指点、一遍遍把关组织他们“战前演练”。在她的指导下,教学团队骨干青年教师获得国家教学竞赛二等奖。
潜心科研:反哺教学
在于小娟看来,科研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教学与科研始终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从不冲突。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只有通过不断地科研来反哺教学,把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才能保证教学内容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人才培养才能顺应行业进步和产业需求。
科研无止境,实践出真知。教学之余,于小娟潜心科研,不断创新,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孜孜以求。论文、项目、专利硕果累累。她先后主持完成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2项省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5篇,发明专利授权5项。
于小娟一直尽其所能地扶持着年轻人的成长,为青年教师开拓科研空间,搭建科研平台。在她主持的项目里,让青年教师作为骨干。科研团队成果丰硕:团队成员主持1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人入选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名青年教师获得博士学位。
悉心育人:融入教学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在于小娟看来,教学是教师的本分,而育人则是使命。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学生就是她的成就源泉,奉献就是她的人生格言。
作为专业课老师,于小娟深知立德树人同样责无旁待。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教学的各环节,探索和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致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她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在2020年的土木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程中添加思政元素,并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尝试添加一些类似游戏通关元素,还有一些开放性的工程评价的论述题等,使课堂新颖有趣,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金课”。她主讲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获首批本科教育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主持完成“地方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省高等教育学会科研项目,考核等级为优秀。
“要教好书,要为人师表。要教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成为一个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们就先要自己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于小娟是这样说的,更是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她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多年来,她用投入教研和科研的身姿激励学生,用奉献爱心和服务社会激发同学的责任和担当。
同心同行,服务社会
作为民革盐城市支部主委,于小娟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又感到这是一份担当。在她的带领下,支部全体党员团结一心,屡创佳绩,在参政议政、自身建设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作为市政协常委、区人大代表,于小娟聚焦中共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不断提高自身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她积极开展“盐城滩涂湿地”绿色生态农业、加快补齐苏北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苏北普惠托育服务等专题调研活动,多方面收集调研数据,高质量撰写调研报告,提出的多条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被民革中央及省、市政协采用。其中,2条被民革中央采用,1条被民革省委会用作省政协会议书面发言材料,1条被民革省委会作为集体提案向省政协提交,4条被市政协采纳,她个人也曾荣获市五一劳动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于小娟(左二)筹款购买防护服和护目镜捐赠给江苏援鄂医疗队。
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连续5年资助1名贫困生;发动盐城市3家幼儿园小朋友为贵州猪场乡幼儿园捐助图书1798册;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主动带头捐款4000元,发动学生筹款近7万元购买品牌防护服和护目镜驰援江苏援鄂医疗队;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困难留守儿童“博爱•筑梦”助学活动;组织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助力社会普法教育工作。
她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以集体利益为重,带领支部在支部建设标准化上、组织工作规范化上,尤其是在参政议政工作常态化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彰显了民革党员的风采,扩大和提升了民革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获得了各级领导和支部党员们的一致好评。
文章来源 | 《江苏民革》2023年第4期,总第190期
本期编辑 | 冯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