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产业技术研究院董鹏玉教授为第一作者、以开元网页版,开元(中国)为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Regulation of electron delocalization between flower-like (Co, Ni)-MOF array and WO3/W photoanode for effective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在化学类顶级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350 (2024) 123925)上发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是Elsevier旗下重要期刊,该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22.1,主要刊登催化化学领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属于化学类Top期刊与中科院1区期刊。
作为一种利用太阳能制氢(H2)的方法,光电化学(PEC)分解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PEC技术依赖于一个集成的光电极,因此光吸收和水电解同时发生在同一个模块上,从而提供了太阳能转换的希望。本论文将具有三维分层花状结构的稳定异质金属(Co, Ni)-MOF阵列负载在珊瑚状WO3/W薄膜表面。结果发现,优选的(Co, Ni)-MOF/WO3/W光阳极具有较高的光电流密度:在1.23 V条件下,在0.5 M 中性Na2SO4溶液中达到2.96 mA cm-2;在AM 1.5 G太阳能光照下,太阳能制氢(STH)效率高达2.17%。此外,利用光辅助开尔文探针显微镜(KPFM)证明了光生电荷的分离行为和空间分布。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实了d带中心的移动和析氧反应(OER)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发现由于Co2+、O2-、Ni2+和W6+离子的耦合作用导致(Co, Ni)-MOF/WO3/W光阳极中的电子离域,提高了OER活性,最终改善了PEC分解水性能。总之,这项工作证实了可以利用电子离域来增强传统的PEC光阳极表现。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633732400239X